自信心对于小朋友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长期处于一种自卑的状态下,对小朋友的一生都会有所影响。有的小孩子比较“早熟”,知道的事情总是比同龄小孩子要多,也许在某些方面看来这是个优点,比如学习就比别人要快。但是也因为过早的懂事,小心灵就会比同龄人更敏感。而太过敏感的小孩在遇到挫折时,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但是如果小孩子自卑心太重了,该怎么办?以下是
心理咨询师为您整理的孩子有自卑心理怎么办的相关内容。
作为爸爸妈妈平时一定要时刻关注小朋友的状态,当宝宝出现沉默寡言等异常举动的时候,要开始从中找找原因避免造成不利。
曾经有一位宝妈在接小朋友放学的时候,发现自家的宝宝脸上有伤痕,当问及原因时,小朋友告知妈妈是被同学打了,面对这种情况这位宝妈当场就指责了自家的孩子,并且认为是因为她的胆小和不懂回击才导致被欺负。
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都会多少有一些自卑的情节,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但是如果面对这种情况爸爸妈妈一味地指责会让这种自卑的势头更为强烈,表现在性格方面则会越发的内向和孤僻,因此为了避免小朋友的心理受到创伤,爸爸妈妈应该首先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宝宝,找到出现自卑心理的原因。
01那么究竟为什么会让小朋友出现这种自卑的情况呢?
经常训斥孩子
有一些爸爸妈妈平时在生活当中把自己放在一个高高在上的角色里,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采取指责和训斥的方式。
其实小朋友是非常单纯的,他们分不清楚真与假,可能会把这种负面的语言当作一种心理暗示,认为自己确实不行,从而加重自卑心。
太过强势
有一句话叫"恨铁不成钢",相信每一个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小朋友未来能够成才,但是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却忘记要给他们更多自由的空间,因此什么事情可能要去插手参与。
然而有很多时候,尤其是在小朋友叛逆期,对于爸爸妈妈的过于强势反而会产生抗拒心理,从而让自己变得逆来顺受,失去自信。
02如果孩子出现了自卑的情况,作为爸妈又该怎么解决呢?
首先一定要重新让小朋友树立出一种自信心,没有人是不希望受到赞赏的,如果一味地训斥而缺少鼓励会让小朋友更加的深陷自卑的泥潭,爸爸妈妈一定要从小朋友的身上寻找到闪光点,不要太过追求完美,懂得肯定小朋友的成果放下期待才是最佳的选择。
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小朋友,他们有时候会发现自己付出了许多努力却不能够得到成功的结果,面对这种挫败感难免会产生自卑心理,而这时候爸爸妈妈的引导者尤为的重要,一定要从小朋友自身角度出发,肯定他们的自我价值,然后再分析失败的原因,从而帮助他们成长。

发现孩子“早熟”要重视
当发现孩子比起同龄小孩子懂得更多时,父母要重视,不要以为这一定是个好的讯号。过早的知道超过年龄的事情,就比其他小孩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不让孩子觉得不如别人
孩子在羡慕其他孩子有的东西,而自己没有时,父母又无法满足孩子时。就要注意说话的方式了,不能让孩子自己觉得低一等。
父母要注意说话的方式
比如孩子很想要的一个东西,父母又买不起,这时父母不能说自己买不起。而是对孩子说“以后,我们什么东西都可以买起的,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不要干涉孩子的行为
自卑的孩子胆子都不大,害怕自己做的事情会被批评。而父母要做的是,不要去干涉孩子的行为。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给孩子“自由”。
孩子自卑怎么办
表现:有的孩子做什么事情前都先问一下爸妈,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指导建议:家长们要鼓励孩子多思考,然后勇敢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如果这个时候只是一味替孩子做决定,智能更加深孩子的依赖性,让他们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家长鼓励孩子大胆实践,即使错了也没关系,这样,慢慢的孩子会树立自信,摆脱自卑的阴影。
拒绝交朋结友,不敢与人交流。表现:自卑的宝宝在说话时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表达自己的意愿时也是含含糊糊。指导建议:首先要告诉孩子,与人说话的时候正视对方得眼睛是种礼貌,要做礼貌的好孩子。然后多创造机会让孩子接触别的小朋友,比如,生日聚会,户外活动,鼓励孩子跟小朋友交流。还可以让孩子自己为过生日的小朋友选礼物,然后亲手送给小寿星,并说出自己的祝福。
回避竞赛、竞争,不敢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表现:比如,从来不敢面对小朋友唱歌,从来不愿抛头露面,从来不敢接触生人。指导建议:父母们可以自己在家庭里搞一些小的竞赛,比如唱儿歌比赛,朗诵比赛,并支持孩子表现自己,支持他们争夺第一。慢慢的可以鼓励他们参加些班级活动,向跟多的人展示自己。